一、双开是什么处分,后果严重吗
【法律分析】:双开是指开除党籍和公职。双开一般针对涉嫌违法违纪的党员、领导、干部。严重违反党的纪律,就会接受党纪处分,例如开除党籍。涉嫌违反法律,那就不再是一个合格的公务员了,会开除公职,接受法律惩处。如果只是涉嫌违纪并没有违法,只会开除党籍,还会保留公职,但原有公务员职位会进行降低。
【法律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第十条对党员的纪律处分种类:(一)警告;版(二)严重警告;(三)撤权销党内职务;(四)留党察看;(五)开除党籍。
第三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给予开除党籍处分:(一)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判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的主刑(含宣告缓刑)的;(二)单处或者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三)因过失犯罪,被依法判处三年以上(不含三年)有期徒刑的。因过失犯罪被判处三年以下(含三年)有期徒刑或者被判处管制、拘役的,一般应当开除党籍。对于个别可以不开除党籍的,应当对照处分党员批准权限的规定,报请再上一级党组织批准。
第三十一条依法被劳动教养的,应当给予开除党籍处分,但是中共中央和中央纪委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三十二条党员受到党纪追完,需要给予行政处分或者其他纪律处分的,作出或者批准作出处理决定的党组织应当向有关机关或者组织提出建议;涉嫌犯罪的,应当移送司法机,关
【
温馨提示】
以上回答,仅为当前信息结合本人对法律的理解做出,请您谨慎进行参考!
如果您对该问题仍有疑问,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同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
二、双开的处理有多严重
法律分析:双开的严重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双开”指的是开除党籍和开除公职,这是对党员的纪律处分。其次,“双规”是指对犯错误的干部在指定地点和时间内必须交代问题的一种政策。它既是一种调查措施,也是一种保护措施,旨在避免被调查对象再犯错误或受到不必要的干扰和影响。采取“双规”是非常严肃和慎重的。双开的处理结果有法律依据,即《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十条规定了对党员的纪律处分种类,包括: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开除党籍。
重则“双开”,轻则警告…党员、公职人员酒驾醉驾这样处分
原创2021-12-2322:41·潇湘晨报
近年来,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酒驾、醉驾新闻屡屡曝光,除了国家法律惩处,纪委监委部门也会给予相应的党纪政务处分。
继昨天(12月22日)湖南长沙通报6起公职人员酒驾典型案例后,12月23日,湖南邵阳又通报4起典型案例。事实上,近一个月内,湖南多地密集通报相关案例,以儆效尤,督促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及公职人员遵纪守法。
有人注意到,在纪委监委的通报中,同样的酒驾醉驾行为,相应的党纪政务处分却轻重有别,有的是党内警告、党内严重警告等党纪轻处分,而有的则要开除党籍、开除公职。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
01依据
众所周知,党纪严于国法,党员酒驾醉驾触犯了法律,必然也触碰了党纪的红线。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下称《党纪处分条例》)第四章规定了对违法犯罪党员的纪律处分,比如“党员依法受到行政处罚、行政处分,应当追究党纪责任的”,党组织可以给予党纪处分或者组织处理。
酒驾醉驾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依据《党纪处分条例》规定,党员有犯罪行为或其他违法行为,应当视具体情节给予警告直至开除党籍处分。
公职人员不一定都是党员,但党员干部一般都有公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下称《政务处分法》)亦规定,公职人员有其他违法行为,影响公职人员形象,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可以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政务处分。
依据有了,如何根据情形给予相应处分,不仅考验纪检监察部门程序是否到位、处理是否恰当,而且还起到以案释纪、教育警示的规范作用。
主编梳理了今年以来各地通报的酒驾醉驾典型案例,发现在不同情形下,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所受处分有轻有重,重则开除党籍、开除公职,轻则给予一定的党纪政务轻处分,比如党内警告、降级等。
02“双开”
一次醉酒驾驶,极有可能最终驶向的是“牢狱”。今年是“醉驾入刑”的第十年,而对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来说,一旦入刑,则同时意味着被剥去党员和公职身份。
2020年大年初五的下午,益阳一地原副镇长伍某在驾车行驶过程中撞倒路边一居民,而后继续驾驶,直到他人拦截才停了下来。
经司法鉴定中心鉴定,伍某血液中乙醇浓度达到了244mg/100ml,足足超出了醉驾标准两倍之多。因危险驾驶罪,伍某不仅被判处拘役4个月,也受到了取消预备党员资格、开除公职的处分。
2020年6月,浙江海盐县一村党委原副书记孙某因醉酒驾驶被查获。据该案裁判文书显示,孙某在酒精检测过程中“拒不配合”,采用“手抓、拳打、脚踢等方式暴力抗拒”,还导致执行公务的两位辅警受了伤。
最终,因犯危险驾驶罪、妨害公务罪,孙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并被开除党籍。
根据《党纪处分条例》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三条,党员犯罪,被判处主刑,以及过失犯罪,被依法判处三年以上(不含三年)有期徒刑的,均应当开除党籍。因此,酒驾醉驾被判处刑罚的,一般情况下都应开除党籍。
另据《政务处分法》第十四条和第四十九条,公职人员被判处刑罚的,原则上都应当开除公职。
03党纪重处分
如果酒驾或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醉驾,也有检察机关作出相对不起诉、法院判决免于刑事处罚的情况。但对于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来说,还有党纪政务处分等着他。
长沙一法院原庭长瞿某,险些因醉驾把自己送上法庭的被告位子。去年6月的一个周末,瞿某醉酒驾驶被交警查获,因犯罪情节轻微且认罪认罚,检察机关决定对瞿某不起诉。但罚不止此,2021年10月,瞿某受到撤销党内职务、政务撤职的处分。
新宁县卫生健康局一原股长倪某,今年3月醉酒驾驶被交警查获。同样因为情节轻微,县检察院决定对其不起诉。但因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工作日饮酒等规定,其受到留党察看一年、政务撤职等处分。
《党纪处分条例》第二十七条、第三十一条规定,当被检察机关作出不起诉决定或者法院判处免于刑事处罚,党员的行为应当定性为涉嫌犯罪行为,并给予党纪重处分。
《政务处分法》第十四条规定,公职人员因犯罪情节轻微,人民检察院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或者人民法院依法免于刑事处罚的,予以撤职;造成不良影响的,予以开除。
04轻处分
如果酒驾仅被公安机关行政处罚,该如何处分?
在邵阳市最新通报的4起国家公职人员酒驾典型案例中,4人皆因酒后驾驶被处以罚款上千元、暂扣驾驶证6个月的行政处罚,其中2位干部被免职并受到党内警告处分,2位工作人员受到党内警告或行政记过处分。
《党纪处分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党员受到行政处罚,党组织可以根据认定的事实、性质和情节,给予相应党纪处分。比如,结合喝酒的原因和时间、有无造成恶劣影响、酒精含量的高低、初次还是数次、工作一贯表现等因素,进行综合判断。
《政务处分法》第四十九条亦规定,监察机关可以根据行政处罚决定认定的事实和情节,经立案调查核实后,给予政务处分。
也就是说,在没有造成恶劣后果的情况下,一般给予政务轻处分。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酒驾醉驾害人害己,多则通报点名道姓公开曝光,亦是在释放执纪执法只会越来越严的强烈信号。
知敬畏、存戒惧、守法纪,摒弃侥幸心理,方能平安到达下一个目的地。
潇湘晨报记者曾羽璇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爆料微信关注:xxcbwx,24小时报料热线0731-85571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