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详细

高校录取通知书夹寄银行卡、手机卡等,是否涉嫌民事侵权?家长质疑:新生入学为啥要办电话卡?

专业小程序设计开发——助力新电商新零售

电话+V:159999-78052,欢迎咨询学生质疑入学要办电话卡嘛,[小程序设计与开发],[小程序投流与推广],[小程序后台搭建],[小程序整套源码打包],[为个体及小微企业助力],[电商新零售模式],[小程序运营推广及维护]

一、大学通知书里都有些什么

唯一必须肯定有的是一张“录取通知书”,不单独发入学通知书,录取的细节、报到的情况已融入到录取通知书中。
以往年的录取书发放情况来看,名校的录取通知书简洁,普通学校录取通知书极具学校特色,民办独立院校内容有点多(部分违规,如不经许可给学生办理电话卡)。
在录取通知书的信件中,出录取通知书外,还有入学须知、校园统一缴费平台、银行储蓄卡、本科学生资助政策(助学贷款申请流程和表格)、新生入伍宣传单等常见的6件套。其中的入学须知,一定仔细研读,记住报到所需材料、时间地点、流程等。
关于银行卡就不要质疑啦,这个是没法改变的,只需要激活的时候注意是否需要收年费,切记看清楚部分专科院校甚至发的是信用卡。

二、高校录取通知书夹寄银行卡、手机卡等,是否涉嫌民事侵权?

大暑刚过,转眼开学季将至,不少大学新生都陆续收到了报考学校的录取通知书。但是很多院校的录取通知书并不单纯,随着录取通知书一起而来的,还有手机SIM卡,甚至还有银行卡。

 据调查,过半学子都表示在录取通知书中除了关于学校的简介、学杂费用列表,往往夹带着电话SIM卡甚至是银行卡!然后有人懵圈了,这不是录取通知吗?为什么还给电话卡银行卡?但也有人表示淡定,对这些习以为常,对院校的这种做法表示理解。鲜有人会去质疑这到底是不是侵权行为。

  事实到底该是怎么样呢?我们来看看:2000年4月1日起施行的《个人存款账户实名制规定》第六条明确规定:“个人在金融机构开立个人存款账户时,应当出示本人身份证件,使用实名。代理他人在金融机构开立个人存款账户的,代理人应当出示被代理人和代理人的身份证件。”即金融机构不得为不出示本人身份证件或不使用本人身份证件上姓名的人开立个人存款账户。而2011年的国家工信部更是印发通知,规定校园不能在录取通知书中夹寄移动电话用户身份识别卡、业务宣传资料等,可很多高校却还在明知故犯。

学生是银行卡、电话卡的持有者,应有知情权和选择权。比如对于不同的手机运营商,学生根据不同的套餐,可能会做出不同的选择,校方却一律硬性要求学生用某一方作为校园卡使用,变相强制要求学生消费,这难道不是霸王条款吗?而办理手机SIM卡,校方必先要将学生的个人信息提供给运营商,校方未经学生授权许可而向运营商提供私人信息,这就属于涉嫌侵犯个人隐私权,知情权。虽然工信部针对此事出台的规定更多地约束运营商,而非学校。但运营商违反工信部门规定,应该受到惩罚。高校更应该自省。

而办理银行卡需要个人身份信息,公民身份信息属于个人隐私,学校向商业机构提供学生身份信息,涉嫌民事侵权,银行和客户建立银行卡服务合同关系也是民事法律关系,需要本人和银行签订,高校不能直接代替民事主体代办。但是在现实中,高校不仅轻松的“帮助”学生办理了银行卡,还将这些银行卡“违规”的通过录取通知书夹寄到了学生手中。

可以说,高校代办学生银行卡的行为,已经涉嫌向商业机构透露学生个人的隐私信息。而根据相关法律来看,违规透露学生私人信息的行为,显然也违背了相应的法规。而银行作为当事人一方,不可能不明白办理银行卡需要本人出面。但是,这些批量代办的银行卡,恐怕没有一个当事人出面办理了。因此,银行对于高校违规代办银行卡的行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还有,除了高校应受到指责外,我们的大学生、家长、所有的公民,都应警醒一下,为什么我们的维权意识这么薄弱?在日常生活中也是,没什么法律意识,往往被侵权了还不自知。我们都是自然人,在现代文明社会里生存要更懂得怎样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而大学给新生上的这第一课显然也没有做好。

高校越俎代庖给学生办各种“卡”,似乎很贴心,看起来服务很到位,事实上却是与商业机构同谋合污,违背了法制精神,严重涉嫌民事侵权。对于部分高校如此热衷代办银行卡、手机卡业务,需要管理部门的严查严惩,对于违规行为绝对不能姑息。

家长质疑:新生入学为啥要办电话卡?

2016-09-08 07:56·环渤海新闻网

家长质疑

新生入学为啥要办电话卡?

校方这样回应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记者刘天玥)近日,读者刘先生给本报新闻热线打来电话,反映他的孩子在路北区西山路小学入学时被学校要求办理电话卡,引起很多家长的不满。

家长反映

刘先生介绍,他的孩子刚在西山路小学入学上一年级,老师让学生办理电话卡,并在一个叫“人人通”的软件注册,老师布置作业将通过此平台下发,说不办理此卡将收不到老师布置的作业,此电话卡月最低消费24元。

学校回应

记者拨通西山路小学的电话了解情况,一位老师介绍,这不是该校一个学校的行为,此项活动没有强制,是本着学生家长自愿的原则开展的。该老师表示,该校今年新入学330人,截至当天已有250多人办理了电话卡。“如果不是自愿,就直接收费了。而且家长如果有电信手机号,直接入网就可以。”该老师说。

该老师同时也确认,这张电话卡就是一个“校讯通”,是家长与学校沟通的平台,老师留作业、学校发通知、老师和家长的交流等都会通过这个平台进行。

家长看法

记者随后将了解到的情况向刘先生进行了反馈。刘先生表示,他曾询问过电信客服,答复是旧卡不能添加,必须办理新卡。

记者了解到,不少家长对此类“校讯通”提出质疑,现在免费通讯软件很多,学校可以使用微信或者QQ来给家长发消息,这样更加方便实惠,为什么学校不用呢?

不过,也有部分家长力挺此类校讯通。一位家长说,使用微信、QQ群,一些家长会在群里聊天,很容易把学校和老师发布的重要信息淹没,“校讯通”比这些免费通讯软件有优势。

【WINDRISES MINIPROGRAM PROMOTION】尊享直接对接老板

电话+V: 159999-78052

专注于小程序推广配套流程服务方案。为企业及个人客户提供了高性价比的运营方案,解决小微企业和个体拓展客户的问题

学生质疑入学要办电话卡嘛
发布人:dwe990504 发布时间:2025-02-18